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更新时间:2021-09-09 点击:458
省监狱局、 省戒毒局、 厅机关各处(室、 局、 总队、中心)、省司法警官学校:
《贵州省司法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已经厅党委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司法厅
2021年7月27日
贵州省司法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省司法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根据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贵州省司法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以下事项应当作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
(一)制定或者修改监狱、戒毒、社区矫正、律师、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或者修改重要司法行政规划;
(三)决定实施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司法行政建设项目;
(四)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司法行政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政府立法决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以及信访事项决策不适用本办法。厅机关内部人事、财务等事项,不适用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规范。
第三条 决策事项的承办机构(以下简称决策承办机构)按照要求起草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其他有关机构依据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条 积极探索在省司法厅网站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网上公开运行系统,规范决策过程和决策事项实施,提高行政效能。
决策承办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决策信息的网上填报工作,及时规范上传决策事项、履行程序、推进进度、决策情况等资料。
厅信息处会同有关决策承办机构负责重大行政决策网上公开运行系统的日常维护。
第二章 决策草案的形成
第一节 决策启动
第五条 决策事项建议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研究论证:
(一)省司法厅领导人员提出决策事项建议的,交有关承办机构研究论证;
(二)承办机构提出决策事项建议的,应当论证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议理由和依据、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及其必要性、可行性等;
承办机构应当及时提交研究论证报告,提出是否纳入决策事项的建议;提出纳入决策事项建议的,应当同时提出决策草案承办机构。
厅顾问处牵头厅备案处、厅法监处、厅装财处以及涉及的承办机构对提交的决策事项建议进一步审核论证后形成决策事项建议目录报省司法厅党委会审定。
第六条 省司法厅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目录管理。厅顾问处根据省司法厅党委会审定的决策事项,汇编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布。
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年度目录确定后,个别事项确需调整的,有关承办机构经过研究论证后报省司法厅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定。调整后的目录应当及时公布。
目录包括决策事项名称、承办机构、需履行的决策程序等内容。决策事项需要两个以上承办机构的,应当明确牵头的决策承办机构。
第七条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布后,决策承办机构应当按照需履行的决策程序及时开展决策草案的起草、调研、论证工作。
决策承办机构应当全面梳理与决策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使决策草案合法合规、与有关政策相衔接。
决策承办机构根据需要对决策事项涉及的人财物投入、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成本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分析预测。
有关方面对决策事项存在较大分歧的,决策承办机构可以提出两个以上方案。
第八条 决策事项涉及厅所属其他机构、下一级司法行政部门等的职责,或者与其关系紧密的,决策承办机构应当与其充分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说明争议的主要问题,有关单位的意见,决策承办机构的意见、理由和依据。
第二节 公众参与
第九条 除依法不予公开的决策事项外,决策承办机构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充分听取意见。
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听证会、实地走访、书面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
决策事项涉及特定群体利益的,决策承办机构应当与相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以及群众代表进行沟通协商,充分听取相关群体的意见建议。
决策事项与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听取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
第十条 决策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决策承办机构应当通过省司法厅网站、黔微普法微信公众号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途径,公布决策草案、起草说明、制定依据等材料,明确提出意见的方式和期限。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因情况紧急等需要缩短期限的,应当予以说明。
对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或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问题,决策承办机构可以通过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第十一条 决策事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切身利益或者存在较大分歧的,可以召开听证会。
第十二条 听证应当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直接参与拟定决策草案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与听证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听证会公正性的人员不得担任听证主持人。
第十三条 听证由决策承办机构组织。听证会召开20日前,应当通过省司法厅网站以及其他便于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告听证会参加人、旁听人的产生方式以及具体报名办法,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地点、听证决策草案及其说明材料等内容。
需要遴选听证参加人的,决策承办机构还应当公布听证参加人遴选办法和遴选时间,公平公开组织遴选,保障相关各方都有代表参加听证会。
听证会召开7日前,决策承办机构应当向听证参加人提供决策草案、起草说明、制定依据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法律、法规、规章对听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决策承办机构应当在听证会结束10日内,制作听证报告,作为决策建议的重要依据。听证报告应当真实、客观、公正。
第十五条 决策承办机构对公开征求、听证以及其他方式获取的意见建议,应当如实整理、分类汇编、研究论证,充分采纳合理意见建议,完善决策草案。
第三节 专家论证
第十六条 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决策承办机构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等,并提供必要保障。
专家、专业机构应当独立开展论证工作,就有关专业性问题进行重点论证,客观、公正、科学地提出论证意见,并对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依法履行保密义务;提供的书面咨询论证意见应当署名、盖章。
第十七条 选择专家、专业机构参与论证,应当坚持专业性、代表性和中立性,注重选择持不同意见的专家、专业机构,不得选择与决策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专家、专业机构。
选择专家可以使用上级行政机关的专家库,也可以使用其他决策机关建立的专家库。
决策承办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邀请对特殊问题或者特殊专业富有经验或者研究的其他单位或者人员。
第十八条 决策承办机构组织专家论证,可以采取论证会、书面咨询、委托咨询论证等方式进行。
决策承办机构应当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向参与论证的专家提供决策草案、起草说明、论证重点以及相关材料。
决策承办机构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列席相关会议、参加相关调研活动。
第十九条 参与咨询论证的专家、受委托的专业机构应当及时作出书面咨询论证意见,并对论证意见的合法性、科学性、专业性负责,必要时接受决策机构的询问。
第四节 风险评估
第二十条 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决策承办机构应当组织评估决策草案的风险可控性。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不稳定因素、指标、等级予以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对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害或者其他较大社会治安隐患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财政金融风险评估对财政承受力、经济损失、预期效益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风险已进行评价、评估的,不作重复评估。风险评估可以结合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工作同步组织。
第二十一条 开展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座谈咨询、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舆情跟踪、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查找风险源、明确风险点,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方法,对决策实施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
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括评估事项和评估过程,决策实施可能引发的风险,各方意见以及采纳情况,风险可控情况,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等。
开展风险评估,可以委托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进行。
开展社会稳定和安全风险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实施。
第二十二条 风险评估结果应当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风险可控的,可以作出决策;风险不可控的,在采取调整决策草案等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后,可以作出决策。
第三章 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
第一节 合法性审查
第二十三条 决策草案提交省司法厅党委会讨论决定前,应当送请厅顾问处进行合法性审查,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合法性审查。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省司法厅党委会讨论。对国家尚无明确规定的探索性改革决策事项,可以明示法律风险,提交省司法厅党委会讨论。
第二十四条 决策草案送请厅顾问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决策承办机构应当提供如下材料:
(一)决策草案以及说明;
(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依据;
(三)履行决策法定程序的说明;
(四)决策草案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应当包含公平竞争审查的有关情况;
(五)合法性审查所需的其他材料。
合法性审查时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厅顾问处可以退回或者要求补充。确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决策承办机构完善程序或者重新组织论证。
送请合法性审查,应当保证必要的审查时间,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二十五条 合法性审查内容包括:
(一)决策事项是否符合法定权限;
(二)决策草案的形成是否履行相关法定程序;
(三)决策草案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厅顾问处应当及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决策承办机构根据合法性审查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补充。
第二节 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公布
第二十七条 决策承办机构提交厅党委会讨论决策草案,应当报送下列材料:
(一)决策草案以及相关材料,决策草案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应当包含公平竞争审查的有关情况;
(二)履行公众参与程序的,同时报送社会公众提出的主要意见的研究采纳情况;
(三)履行专家论证程序的,同时报送专家论证意见的研究采纳情况;
(四)履行风险评估程序的,同时报送风险评估报告等有关材料;
(五)合法性审查意见;
(六)需要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八条 决策草案应当经省司法厅党委会讨论。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决策草案进行会议讨论,应当提前告知参会人员,并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讨论决策草案,会议组成人员应当充分发表意见,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最后发表意见。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根据集体讨论情况,对决策事项作出通过、不通过、修改、搁置或者再次讨论的决定。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
厅办公室、决策承办机构应当如实记录集体讨论决定情况,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载明,建档归卷。
第二十九条 决策承办机构、决策事项相关实施单位、厅顾问处主要负责人应当列席决策事项讨论决定会议。
第三十条 决策草案经会议讨论通过的,相关文件由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签发。会议讨论不通过的,不得实施。
会议讨论决定修改的,属文字性修改,由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签发;属重大原则或者实质内容修改,应当按照程序重新提交会议讨论。
会议讨论决定搁置的,搁置超过1年期限,决策草案自动废止。
会议讨论决定再次讨论的,应当择时组织再讨论,并作出通过、不通过或者修改、搁置的决定。
第三十一条 省司法厅重大决策应当通过省司法厅网站及时公布。对社会公众普遍关心或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应当说明公众意见、专家论证意见的采纳情况,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等方式进行宣传解读。依法不予公开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决策承办机构负责决策档案的管理,应当将履行决策程序形成的记录、材料及时完整归档。其他机构涉及决策事项的档案材料应当及时移交决策承办机构。
第四章 决策执行和调整
第三十三条 重大行政决策应当明确负责重大行政决策执行的承办机构,并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承办机构应当依法全面、及时、正确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并报告决策执行情况。
第三十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执行过程中发现重大行政决策存在问题、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决策执行中发生不可抗力等严重影响决策目标实现的,应当及时报告,决策执行承办机构可以根据情况提出中止执行或者调整决策的建议。
第三十五条 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执行中出现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决策承办机构应当组织力量进行充分调研论证,视情况报请决定决策中止执行或者作出适当调整;情况紧急的,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可以先决定中止执行;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依照本办法履行相关法定程序。
决定决策事项中止执行的,决策执行承办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损失。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策承办机构报请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同意后,可以组织决策后评估:
(一)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较多意见;
(三)厅领导认为有必要进行的。
开展决策后评估,可以委托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等第三方进行,但不得委托决策作出前承担主要论证评估工作的单位。
开展决策后评估,应当注重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参与评估。
决策后评估结果应当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七条 决策后评估机构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向决策执行单位、相关行业性组织和决策实施的相对人充分了解情况,运用文件资料审阅、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网络媒体、决策效果监测点反馈等方法采集决策实施信息。
决策后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认为继续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可能造成更大损失的,可以及时提出中止执行建议。
第三十八条 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在启动后6个月内完成,决策后评估期间不影响原决策的实施。决策后评估机构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撰写后评估报告。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九条 决策承办机构以及其他参与机构和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贵州省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办法》和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四十条 有关人员和机构在决策过程中违反保密、档案管理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承办机构指省司法厅各处(室、局、总队、中心)和省监狱管理局、省强制戒毒局、省司法警官学校。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声明:
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整理的文章、图表、数据、资料,版权均为食安通(www.eshian.com)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食安通(www.eshian.com)”,
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媒体的文章、图表等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需保留 “来源:XXX” (非食安通)。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621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