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更新时间:2023-01-13 点击:72
各相关区、县(市)农业农村局:
现将《沈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9月9日
沈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2022-2025年)
农产品加工业联结工业和农业、沟通城市和乡村、惠及企业和农户,是农业和工业相互融合的朝阳产业,是我市产业关联度高、农民参与度大、居民受益面广的民生产业,也是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支点、贯通产加销与融合农文旅的交叉点,但也存在产业链条不长、融合层次不深、资源要素不活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为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据《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限2022-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推进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拓展乡村多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农业和食品产业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实现“老字号”改造、“原字号”升级、“新字号”布局,带动农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市民,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谋福的重要产业,可以提升农业价值、优化工业结构,对改变原料在乡村、加工在城市、劳力在乡村、产业在城市的二元格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根基。乡村产业振兴,根植于农业多重功能、源自于农业多元价值。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农业的食品保障功能,提升农业的附加价值,在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要素顺畅流动、产业优势互补、市场有效对接提供桥梁纽带,为乡村产业振兴汇聚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才更加牢固。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单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加工产能向乡村聚集,让农产品加工成食品和商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从狭窄的种养业向宽广的一二三产业拓展,改变农民单纯“卖原料”“卖大路货”的角色,更多向“卖加工品”“卖品牌”“卖服务”转变,增收才有基础、提升才有空间。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单体现在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更多体现在产业链条的延伸性和产业体系的完整性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导农业为加工而种、为加工而养,实现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企业组织化、技术现代化、营销品牌化和服务社会化。
“十三五”时期,在东北振兴和乡村振兴引领驱动下,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量质并举、速效同增,产业集中度、产业聚集度、产业关联度均有所提升,形成了一批农业全产业链,进入了巩固提升的发展时期。
发展速度加快。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33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885.9亿元,同比增长13.1%,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7:1,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和多环节增值开始显现。
产业体系形成。已初步形成粮、禽、猪、奶、蔬、花、渔等10个农业全产业链,西甜瓜、蔬菜、花生、葡萄、西芹等高效特色农产品产业初具规模,特色专业村116家,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个。
聚集效应明显。培育发展了沈北辉山、法库孟家、康平朝阳等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其中沈北辉山是全省唯一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融合层次加深。202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4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5家),30%的龙头企业发展观光工厂、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各类涉农电商1300家,电商销售额超115亿元。
联农带农加紧。60%企业与农户建立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123家农民合作社、2485家家庭农场和广大小农户抱团闯市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3个,吸引返乡入乡人员2万人在产业链上创业。
当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主要是:政策驱动力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吸引加工产能下沉县域、中心镇和物流节点,更多资源要素加快聚集,“新基建”设施条件加快改善,特别是东北全面振兴营造有利环境,投资“洼地”逐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外部环境趋好。市场政策驱动力增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拓展乡村多种功能需求上升,为高质量农产品加工品和优质服务创造新的市场空间,我市农产品加工品“绿色、生态、健康”特征优势将充分彰显。我市农产品出口额居全省前位,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合作机遇前所未有。新技术革命注入持久发展动力,绿色制造、食品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应用,农产品加工业加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数字化改造加工业步伐加快,有利于实现“弯道超车”。
同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国际产业分工深度演化,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产业发展逻辑发生变化,产加销向销加产深度演变,市场格局不确定性增大,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构建带来较大影响。资源要素瓶颈依然突出,“人地钱物”要素向农产品加工流动仍有诸多障碍,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土地利用难度加大,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货物流通尚未全面贯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外延发展特征明显,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研发水平低,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范围不广。经营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实用人才等匮乏,优势特色产业品牌杂而不亮。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重抓产品、轻抓产业,重抓生产、轻抓链条,重抓环节、轻抓体系,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低。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7∶1,仅略高于全国2.4∶1的平均水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以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为路径,按照基地支撑、链条构建、创新驱动、品牌创建、绿色引领、园区承载、抱团发展的思路,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支撑。
——坚持基地固链、全域统筹。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加强规划引导,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划定优势区、确定最宜区、打造聚集区,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促进全链条升级、全要素激活、全产业融合。
——坚持加工延链、全链融合。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牵引,促进全链条延伸、全环节升值、全产业融合,加快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融合,推进“数化加工、智慧赋能”,强化联农带农,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持科技补链、全员创新。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源链,开展技术创新、装备创制、品牌创响,促进传统加工改造、现代加工升级、未来加工布局,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品牌强链、全程绿色。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好绿色种养、绿色加工、绿色商贸“三绿”文章,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培育绿色知名品牌,引导形成绿色消费模式。
到2025年,全市打造一批农业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健全完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加工品牌和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1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4.0∶1。
——农产品加工园区扩大。形成5个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创建2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4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打造3-5个产值超10亿元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和1-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培育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
——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投入比提高1个百分点,建立“产学研用金”研发体系;质量品牌有效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农产品加工业态更加丰富。农林牧渔辅助性服务业积极推进,中央厨房、观光工厂、加工体验、餐饮外卖、网络直播等大量出现,着力打造2500家电商企业,电商销售额250亿元,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3万人。
——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力争培育1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个,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5个,50亿元以上企业10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00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0个,国家级龙头企业15个。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家,其中省级以上的12个。组建农业产业发展联盟2-3个。
指标 |
2021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长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亿元) |
885.9 |
1500 |
15%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 农业总产值比 |
2.7 |
4.0 |
[1.3] |
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个) |
2 |
9 |
[7] |
一村一品专业村(个) |
51 |
200 |
[149] |
各类涉农电商(家) |
1300 |
2500 |
18% |
涉农电商销售额(亿元) |
115 |
250 |
21.4% |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万人) |
2 |
3 |
8% |
注:[]为累计增加数 |
|
|
|
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全程贯标”的要求,从育种和土壤抓起,坚持适区适种、适品适种,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奠定农产品加工业扎实基础。
坚持选择最优产区、最适宜品种、最佳生产方式、最适合采收时间、最优质原材料、最优装备手段,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源头抓起。
加强专用加工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确定一批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完成种子繁殖和基础性状评价,按标准入库;构建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筛选优异资源。推进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平台建设,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提高加工专用品种创新能力。开展专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对专用农作物、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深入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加强良种推广与基地建设,审定绿色、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
选育专用加工原料品种。遴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玉米、花生、薯类、蔬菜、果品等加工专用品种,致力于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质量,稳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源头。
提升基地设施装备水平,大力发展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畜禽养殖,稳步发展畜禽养殖产业,为畜禽加工提供优质肉、奶、蛋资源。支持一批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优育重点项目,打造标准化“第一车间”“原料车间”。
建设粮食加工原料基地。开展粮油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重点发展优质粳稻、专用玉米、特色杂粮、优质大豆等优质粮食原料基地。建设新民、辽中、沈北、苏家屯等优质稻米产区,发展青贮玉米及加工专用型玉米,打造法库、康平玉米、杂粮等生产大县。2025年末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2.39万亩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5%以上。
建设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到2025年,建设设施蔬菜播种面积94万亩以上,力争产量达到400万吨以上,产值13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新民、辽中等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集成推广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绿色生态防控等技术。
建设花卉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将我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南、中、北部生产集聚区“三区联动”总体布局基本成型,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君子兰种苗繁育基地。
建设水果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全市水果产量和面积实现双稳定。优化果业布局,推进草莓、葡萄、樱桃、蓝莓等名优水果基地发展。建设高效精品果园,推进果业规模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
建设生猪等畜禽加工原料基地。开展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到2025年,生猪养殖年出栏能力达到365万头以上,肉牛年出栏70万头以上,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以上,家禽年出栏10700万只以上。提升奶牛、优质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生猪、肉鸡、蛋鸡养殖,因地制宜发展肉鸭、鹅、貂貉等,推进奶源、生猪养殖基地建设。
建设渔业加工原料基地。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到2025年,渔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认定(复查)一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1.建设粮食加工原料基地。2025年末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2.39万亩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5%以上。 2.建设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建设设施蔬菜播种面积94万亩以上,力争产量400万吨以上,产值130亿元以上。 3.建设花卉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建成优质君子兰种苗繁育基地。 4.建设水果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建成草莓、葡萄、樱桃、蓝莓等名优水果基地。 5.建设生猪等畜禽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生猪养殖年出栏能力达到365万头以上,肉牛年出栏70万头以上,奶牛存栏达到8万头以上,家禽年出栏10700万只以上。 6.建设渔业加工原料基地。到2025年,渔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 |
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梯次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构建健全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与产地对接、与销地对接,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按照“保量、保质、保多样”和让人们“吃饱、吃好、吃安全、吃营养、吃愉悦”的要求,选准聚集度较高、成长性好、关联度大的影响国计民生的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以及满足人民多样需要的特色农产品,促进9大农业主导产业形态更高级、优势更明显、特色更突出。
水稻加工。重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一颗谷”向“一粒米、一滴油、一颗药、一度电、一片板”领域延伸,叫响“沈米”名片。
玉米杂粮加工。重点推进玉米就地就近食品化、饲料化加工,扩大“鲜食玉米”影响力。重点发展杂粮杂豆加工,开发粥饭、饮品、休闲食品等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园艺类产品加工。重点发展特色型设施蔬菜、花卉、水果和出口型设施农业,深度开发功能性饮料、精油、冰酒等产品,发展净菜加工、预制菜肴等餐桌食品。
生猪加工。重点引育养殖、饲料、加工、物流等企业和项目,加快由卖生猪向卖猪肉、卖食品转变,推进副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推进生猪“集中屠宰加工、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冰鲜上市”。
肉牛肉羊加工。重点推进肉牛、肉羊以及绒山羊等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巩固发展屠宰加工、熟食加工,加快推进皮革制品、生物制药等产业延伸。加强肉羊特色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推动肉羊屠宰加工向食品产业拓展延伸。
禽蛋加工。重点依托龙头企业联动发展种雏繁育、规模饲养、深度加工、冷链物流,推动由初级加工向餐桌食品、休闲食品方向发展。
乳品加工。重点开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积极推广整株青贮、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开发婴幼儿配方奶粉、奶酪、乳清粉、浓缩乳蛋白等产品,积极引进知名乳品企业入驻,打造乳品产业新高地。
中药材加工。重点发展食品、保健食品、新型药品等产品,加快培育蛹虫草产业。
水产品加工。重点打造水产良种研发和供应基地,发展优势特色品种健康养殖,提升苗种供应能力水平,开发湿地和渔业生态休闲旅游,推广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按照宜初则初、宜精则精、初精并举、农食一体的要求,推进农产品初级加工、高值加工、梯次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小到大、加工业态由少到多、加工层次由低到深。
发展产地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将农产品变成商品、食品,让农产品就地增值、农民就地“生钱”,扭转单纯原料供应者的身份。优化初加工各环节设施配套,积极推动加工设施利用,建设粮食烘储加工中心、果蔬加工中心等,提升初加工发展水平。果蔬、畜禽及水产等鲜活农产品重点发展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水稻、玉米及大都等耐储农产品重点发展烘干、储藏、脱壳、去杂、磨制等。食用类初级农产品重点发展发酵、压榨、灌制、炸制、干制、腌制、熟制等。农作物秸秆等重点发展整理、切割、粉碎、饲料、燃料、编织等。
加强精深加工。以全市9大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引导大型加工企业发展主食加工,生产一批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传统面米、杂粮、预制菜肴等多元化食品,发展食材预处理、面制主食、米制主食、带馅主食、调理主食等高端加工,大力发展用现代工艺生产传统风味制品。发展精细加工,推进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清洁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升级。推进深度开发,创新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提取营养因子、功能成分和活性物质,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等系列化的加工制品,提升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推进综合利用加工。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推进秸秆、糠壳、饼粕、皮毛、骨肉、骨、叶柄、皮渣等加工及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膳食纤维、酶制剂、微生物培养基、食品配料、生物化工产品、饲料及添加剂、畜禽肠道微生态平衡调理产品、复合肥产品等。到2025年,培育5个“绿色工厂”,副产物资源利用效率从65%达到85%以上。
1.推进“招商引资上项目”。到2025年,力争每个县(市)年均引进1个以上超5000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一个综合产值超2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 2.大项目库建设工程。到2025年,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业融合大项目累计达到20个以上。 3.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县。到2025年,建设4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强县。 |
依托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各类园区,配套推进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产地市场和区域展示、交易中心、结算中心、网络中心,形成“产品卖全球、结算在当地”。
按照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以及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的要求,打通供应体系的断点和堵点,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整合贯通,为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奠定基础。
建设冷链物流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户等建设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等设施,建设覆盖全市、服务东北、辐射全国、全程“无断链”的食品冷链物流中心和特色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绿色低碳、运行高效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提升农产品产地集散分销能力。培育10家跨区域冷链物流龙头企业,2个以上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强的物流集聚区、示范物流园区,1个跨境冷链物流企业。
畅通加工品流通渠道。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建设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用标准化技术改造提升做强农产品加工等产品。鼓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发展网上商店、连锁门店,做活商贸物流。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餐饮门店、商超销售)和中央厨房+餐饮门店(连锁店、社区网店、终端客户)等模式。
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互联网+高质量农产品行动”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网”“端”(前端后端)“流”(物流)建设,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方式、运营服务和支撑保障措施,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县、乡、村三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打通“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构建特色农副产品电子商务集群,引导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客户营销和终端消费连成一体、协同运作,发展农商直供、预制菜肴、餐饮外卖、自营门店、商超专柜、团餐服务、在线销售、场景销售等业态。
按照“数化加工、智在融合”要求,应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直播卖货、移动菜篮、无接触配送,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培育电商主体。加强农村电商主体培训培育,引导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资配送企业、物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建设品牌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和益农信息社,加强与大型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设地方特色馆,将小特产立体式展示给消费者。壮大电商经营企业,吸引集聚优质电商直播平台、直播机构、经纪公司,系统化培养塑造主播,让更多人成为主播、在服务群众中成为红人,形成本地化产业生态、人才体系、发展体系。
促进数字赋能。建设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构建全过程管理数据和分析服务模型,健全市场和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引导产业化联合体核心企业、产业发展联盟“盟主”企业、农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应用数字化,整合农资、农机、农艺、农创、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和服务主体,开发提供产品生产情况、行情资讯、供需平衡等服务。加快建设数字化平台,努力形成“园区—平台—基地”协同发展、相互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构建电商平台。支持大型电商平台,新建升级沈阳特色馆、旗舰店,推动电商直播、网红经济与农产品及食品营销、加工体验、食品短链等重点业态深度融合,鼓励更多大的商业企业独立建设电商交易平台,着力打造一批电商直播基地,让农产品加工品走进千家万户,让沈阳食品进百姓厨房、上百姓餐桌、装百姓口袋。
夯实配套基础。支持大型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手段,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构建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网络交易支撑体系,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打造连接乡村、服务全省、辐射东北、远销国内外的强大物流体系,形成稳定的双向物流网络。完善监管措施、优化产业生态,推动我市电商直播和网红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有标采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全程贯标”要求,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农产品加工知名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实施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生产推进五年行动,推动标准化在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
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围绕粮油、畜禽、果蔬、饲料、水产品、林特产品等农产品加工,在产品质量、收购、储运、加工、追溯、检测、品种品质评判、质量安全控制、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加快制修订一批地方标准,健全农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
提升全程化质量控制能力。以提高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全程构建质量追溯体系。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广泛开展ISO、HACCP、GAP等先进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等体系认证,培育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标杆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研究制定产品质量提升方案,持续开展质量计划、质量攻关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提升安全检测与评价能力。大力推进全市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技术水平,强化运行保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检机构的综合检测能力。
加快实施全市农产品加工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推动加工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升级,建设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绿色加工制造体系。
开展绿色技术和产品开发行动。遴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节能、节水、绿色化改造等清洁生产试点示范。组织开展全市农产品加工绿色设计活动,支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开展绿色供应链打造行动。以实现农产品加工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为目标,推动构建农产品加工绿色供应链,积极促进全产业链循环发展。选择10家左右积极性高、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引导加工企业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采用绿色加工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
开展落后产能淘汰行动。加强对全市农产品加工“散乱污”企业的治理,分类实施综合监管措施,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整改提升一批。对于产品能耗高、技术层次低、加工工艺落后的同质化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有关政策,依法加快淘汰速度,压缩过剩产能。
根据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明确生产地域范围,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信息共享,开发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的农产品加工品牌。
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根据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明确生产地域范围,强化品种品质管理,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两品一标”、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开发地域特色突出、功能属性独特的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知名品牌,到2025年,打造沈阳大米、蛹虫草、畜禽等10个具有沈阳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
培育企业品牌。采取“龙头企业主导+农业协会造势+政府助力”的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打造大米、地瓜、辽育白牛、水果玉米、鳜鱼等一大批优质、绿色、特色农副产品的企业品牌。到2025年,培育20个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企业品牌。
培育产品品牌。积极探索健康、营养消费产品,打造个性化大健康产品,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品牌推介会、外出参展等方式,塑造一批市场影响力较大的企业品牌,鼓励龙头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到2025年,创响10个“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
专栏3 农产品加工质量品牌提升工程
1.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确保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创建5个农业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 2.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到2025年,培育区域公用品牌10个,辽宁特产之乡30个。 3.培育企业品牌。到2025年,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知名企业品牌20个。 4.培育产品品牌。到2025年,培育10个“乡字号”“土字号”特色知名品牌,打造辽宁气候好产品2个,推介5个全国乡村能工巧匠。 5.名牌宣推计划。以线上线下模式创新为手段,以全方面立体化宣传推介为支撑,每年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销地各开展1次品牌营销推介。 |
第七章提供高水平加工科技支撑
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源泉,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加快技术创新、装备创制、生产工艺流程集成,将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贯穿到操作工人、加工装备和加工原料上,打造农产品加工升级版。
围绕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以问题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组织“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克农产品加工共性瓶颈技术。
建设加工技术创新平台。依托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农科所等为骨干,联合国家、全省、全市农产品加工相关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中心、保鲜物流技术研究中心、优势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中心,主攻绿色加工、食品预处理、分离提取、混合均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灌装、包装、3D打印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集自动测量、精准控制、智能操作于一体的绿色储藏、动态保鲜、自动化控制、快速预冷、节能干燥等新型实用技术,推进品质调控、营养均衡、清洁生产等先进加工技术。到2025年,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达到2%以上,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以上、省级10个以上,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个以上。
建设加工装备创制平台。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与中试熟化平台,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加工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节能干燥、清洁生产等加工装备技术升级。推进加工数字化车间、产品设计智能、关键工序智能化,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院所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联合,依托互联网技术,集成推广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先进适用技术模式,促进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草畜配套,实现产业链全程绿色化发展。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建设绿色产品集聚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清洁化、智能化综合利用生产线,推动农业生态价值转化。集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按照“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模式。培育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教育农园、康养农业等新业态,还原农业作为增绿产业的本来面目。
推进加工智能化创新。按照自愿原则和市场机制,组建实质性辽宁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联盟,致力于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加工业融合。全方位推进“互联网+智能+农产品加工”等信息技术创新,将传统的“互联网+”概念转为“智能+”,打造“智能+”车间、“智能+”销售、“智能+”品控等人工智能模式,开展农产品加工远程培训、产品质量监控等,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智能化水平。
以农产品加工现有技术成果转化为重点,组织科企对接、银企对接、人企对接,切实解决研究成果与现实需要信息不对称难题。
实施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搭建全市农产品加工科企技术对接平台,定期开展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交流对接活动,培育农产品加工科企合作先进典型,依托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实施科技合作交流行动。依托农产品加工创新基地与科研平台,举办农产品加工科技论坛活动,广泛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网络构建,围绕开展面向日韩、东南亚和欧美的科技合作,加强国外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按照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复合、业态融合要求,大力培养企业家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加工人才体系。
壮大企业家和经理人队伍。制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培育方案,组织开展名校总裁班培训、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高管企业管理培训、优秀企业实习研修、企业家沙龙、优秀企业家评选等系列活动。
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计划,支持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水平研究型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引进一批加工制造、质量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食品学科颠覆性前沿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团队。
加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完善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技能人才、实用人才、创业人才等培训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科企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列入各地市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
跨界配置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时尚元素、美学艺术深度融合,实现主体跨界融合、要素跨界配置、业态跨界创新、利益跨界共享、链条跨界延伸,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融合主体。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渠道,也是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跨环节、跨链条、跨领域交叉重组,引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做强农业产业化产地优势,建立项目投融资平台,丰富农产品物流销售模式,积极培育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形成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新雁阵”。支持做大做强粮油加工、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乳业加工、饮料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等重点企业。支持企业在脱贫地区建设原料基地和加工车间。到2025年,重点扶持5家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产业协会、服务机构、电商平台、融资机构协同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按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部“资源要素畅通、利益联结紧密、服务购销最惠”要求,创新利益粘合机制,有条件的向实体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给予每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贴息补助,调优产品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到2025年,创建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立足沈阳特色农产品资源、绿色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小升规”培育力度,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到2025年,重点扶持50家左右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新增50家左右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扶持发展小微创业企业和合作社。鼓励和引导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积极发展烘干、贮藏、保鲜、净化、分等分级、包装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培育一批创造性强、经营灵活、与农民联结紧密的创业型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和合作社。到2025年,重点扶持100家左右农产品加工小微创业企业和加工型农民合作社。
鼓励各地根据农业主导产业各环节各主体共同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明确农业产业联盟组成主体。鼓励各县市区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组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保险机构、社会团体、媒体资源、政府支撑服务机构以及个人,自愿发起共同成立非盈利性的农业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强化农业产业联盟服务宗旨意识。农业产业联盟在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以“市场主导、主体自愿、民主合作、联农带农”为宗旨,以“同心同向、共建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联合各方力量,搭建综合性、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专家顾问“智囊团”、农业产业“项目库”、技术创新“示范区”、人才培养“先锋队”、农业创业“孵化器”,打造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社会参与的农业产业生态圈。
界定农业产业联盟业务范围。开展政策解读、专家咨询、交流合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创业孵化、招商引资等业务。建设智力支撑机构,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为农业产业提供咨询。建设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对接、市场互联互通、资源整合优化、品牌共建共享。建设资金支持机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性作用,整合金融和社会资本,促进招商引资,建设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研发推广体系,推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引进培育一批了解农业产业、熟悉市场运营、善于实操运作的职业经理人。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维护良好行业形象。营造良好氛围环境,运用全媒体资源,开展高层论坛、评比评选和产品宣推等工作。
加强农业产业联盟规范运行。健全农业产业联盟组织制度,规范联合体运行管理,引导农业产业联盟“有章程,有理事会制度,有稳定办公场所,有明确分工,有一体化生产规划”。引导联盟内各成员紧密关联、分工明确,提高组织化程度。支持联盟突出主导产业、紧密衔接产加销,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突出效益提升、利益共享和联农带农。鼓励联盟内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双向入股、按股分红与二次利润返还等多种共享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
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培育行动,加大扶持,培育一批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看、帮着农民赚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帮助农民谋划“蛋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继续推进政银企资源共享和对接,围绕农业产业链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建立星级龙头企业互认机制,在银行贷款和授信等环节实现直通车服务。推行“链长、链主、链队、链农、链创”制,完善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让农民在“链上”就业创业,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旅游,催生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和就地消费。“农业+”文化,催生创意农业、田园艺术。“农业+”教育,催生亲子体验、教育农园。“农业+”康养,催生中医农业、功能农业。“农业+”信息,催生智慧农业、数字农业、认养农业、可视农业等业态。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以订立合同、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方式采购本地原料,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农户以土地、劳动折价入股、按入股比例分红的模式,建立涉及面广、融合程度深、富民作用强的合作。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加工厂,产业链下延,带动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发展。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增长水平。
专栏4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工程
1.扩大龙头企业队伍。到2025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过400家,力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超过7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5家。 2.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到2025年,力争培育亿元以上龙头企业70个,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5个,50亿元以上企业10个。 3.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2025年,创建30家市级产业化联合体,力争创建12个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4.农业产业发展联盟。到2025年,组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发展联盟3个。 |
在立足我市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基础上,聚焦主导产业,纵向延伸产加销链条,横向拓展农文旅功能,配套创新链和资金链,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主体,打造成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农业全产业链。
发展稻米加工全产业链。依托现有重点米业企业,推动稻米产业向优质化、绿色化、精深化方向发展,开发“系列化、多元化、营养健康”粮油食品,发展稻米、杂粮制品和特种油脂,推广米糠油,扩大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的比重,打造优质特色食品加工。
壮大肉类加工全产业链。依托生猪、畜禽、肉牛等龙头企业,结合建设重点项目,完善畜禽品种繁育体系,引导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引导畜禽生产向玉米主产区、环境承载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集中,发展规模养殖,扩大畜禽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推广种草、饲料加工、养殖到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优化饲料加工全产业链。依托本地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埠知名企业,优化饲料工业布局,加强新型饲料添加剂、蛋白质饲料研发利用,推广低氮、低磷、低微量元素排放的安全环保型产品,发展反刍动物饲料、宠物饲料等特种经济动物饲料以及全价配合饲料,推动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向饲料原料生产、养殖、加工等领域延伸。
拓展乳品加工全产业链。依托现有重点乳业龙头企业,生产液态奶、专用奶粉、婴儿配方奶粉等健康型、营养型、功能型为主的乳制品。支持“自营牧场”建设,发展绿色、营养、健康的高端乳制品,扩大巴氏奶、低温酸奶等低温乳制品生产供应,开发高端发酵乳制品、奶酪产品、冰淇淋、奶片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绿色有机奶、功能牛奶、保健牛奶等适销对路的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高端乳制品。
延伸果蔬加工全产业链。依托现有重点果蔬龙头企业,优化果蔬品种结构,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樱桃、草莓、桃、榛子等名优品种,扩大精菜、细菜、特菜和反季菜等比重,提高优质专用果蔬产品生产能力,培创果蔬知名品牌,扩大特色果蔬品牌知名度。积极发展果蔬精深加工。拓展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经济林、森林中药材、森林食品等非木质林产品精深加工业。
做精水产加工全产业链。依托现有重点渔业龙头企业,以河蟹、淡水鱼等优势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大品种培育,发展设施渔业,谋划建设水产品加工集聚区。
做亮饮料加工全产业链。依托现有重点饮品龙头企业,巩固碳酸饮料、啤酒、白酒等饮料,开发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含量高,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加鲜爽纯正的新型啤酒高端产品,新增茶饮料、果蔬类原味饮料、功能性饮品等其他饮品,开展苹果、树莓、蓝莓等果汁饮料研制和开发,延伸沈阳寒富苹果、浆果生产加工产业链。
依托我市资源禀赋,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和专用品种生产,合理布局农业产品加工空间结构。
优化区位布局。构筑粮食制品、油脂、动物性食品、果蔬食品、水产品、特产品、林地经济产品、现代种业相互协调的农产品加工发展格局。在沈北新区重点建设饲料、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以及传统食品、休闲食品为主的加工基地和农产品冷藏物流集散地,建立畜禽皮毛骨血等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在苏家屯区重点建设以肉禽、食品为主的加工基地,建立畜禽皮毛骨血等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在于洪区重点建设饲料、蛹虫草为主的加工基地和农产品冷藏物流集散区,建立果蔬皮渣等综合加工基地。在新民市、辽中区重点建设蔬菜、稻米加工基地,建立稻壳综合利用加工基地。在法库县重点建设肉制品、果蔬加工基地。在康平县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图9-1 区位布局图
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加工本地化、就地增值化”的要求,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水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在农业产业强镇、商贸集镇和物流节点布局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依托工贸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小众类的农产品初加工。推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区对接,大中城市郊区发展中央厨房、主食加工及其他便民加工业。
依托沈北新区,利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地位,建设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生态加工绿地、加工体验打卡地,形成“聚集—创新—辐射”加工经济圈。
图9-2 沈北新区加工经济圈
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引领核。充分发挥沈北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重点开展沈阳乃至全省特色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农产品加工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示范推广,实现一批从“0”到“1”、“1”到“N”、“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立足国际物流通道优势,按照“国际一流、世界领先”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日韩、欧美等国际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交流合作,利用东北地区唯一沿海省份的优势条件,把农产品加工业原料与产品吞吐更多地纳入港口业务范畴,大力开拓东盟、中东、东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提高中高端市场份额,培育大集团、对接大资源、打造大品牌,把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人才交往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引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和关键引擎。
按照因地制宜、因产施策、分类指导、协同发展要求,明确各区域农产品加工主体功能区定位,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
沈北新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园和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医药产业园。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为重点,建设一批饲料、乳制品、豆制品、肉制品以及传统食品、休闲食品为主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一批集中度高、系统性强、能应用、可复制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基地,打造外向型、精深型、科技型、牵动型农产品加工业。
浑南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东北花卉产业园和农产品仓储物流集聚区。
苏家屯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永乐葡萄产业园和东北食品科技产业园。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等为重点,建设一批以食品、果蔬为主的加工基地。
于洪区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蛹虫草产业园和饲料加工集聚区,以中药材加工、饲料加工等为重点,建设一批蛹虫草、饲料加工基地。
新民市农畜融合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胡台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大民屯酸菜现代产业园。以蔬菜加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等为重点,建设一批蔬菜、稻米加工基地。
辽中区农畜融合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肉牛产业园区、近海水稻和淡水鱼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一批肉制品、饲粮食和水产品加工基地。
康平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集聚区和杂粮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杂粮加工、食品加工等为重点,建设一批粮食和杂粮加工基地。
法库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南部依牛堡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北部孟家果蔬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园。以肉制品、乳制品和蔬菜加工为重点,建设一批肉制品、乳制品和蔬菜加工基地。
铁西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块。重点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园和饮料食品加工集聚区。以果蔬加工为重点,建设一批果蔬、饮料加工基地。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要求,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实现主体抱团、信息共享、渠道共建和利益共沾。
创建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把集聚区打造成农产品加工企业汇聚平台、乡村富民产业汇聚平台、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汇聚平台、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平台、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平台。到2025年,在继续完善、改造原有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基础上,再建一批新园区,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有竞争力、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标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提升加工园区承载能力。以规划为统领,高标准、规范化建设电力、交通、通讯、给排水系统,形成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城乡建设相融合的发展体系,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全部实现“九通一平”。强化园区服务管理,积极搭建集聚区融资担保、检验检测、仓储物流以及劳动用工、出口代理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列入发展规划的园区进行备案管理。
优化加工园区招商形式。以园区为招商主体,采取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和开展主题招商等形式,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力强、节能环保的精深加工项目,加强重大项目跟踪管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推动集聚区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动优势农产品出口。
专栏5 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行动
1.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到2025年,在继续完善、改造原有3个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基础上,培育一批50亿元的高标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2.提升加工园区承载能力。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园区全部实现“九通一平”。 3.强化加工园区招商引资。引育20个农产品加工头部企业。 |
完善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实施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按照基础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集中策划和建设一批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重点项目,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实施既有路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制定标准厂房建设规划,重点加工园区每年新建一批标准厂房。
建设新型智慧集聚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技术研发、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等综合服务。开展单品种全产业链的监测与分析,完善农业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智慧集聚区培育行动,推进集聚区光纤宽带网、公共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建设加工企业区块链应用平台,提供产品供应链管理、大数据营销、质量品牌社会评价等服务。到2025年,树立1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标杆企业。
创新加工园区发展模式。探索创新加工集聚区建设模式,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BT、BOT、特许经营、共建、合作等方式,广泛吸引民间、企业、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科研院所等参与集聚区建设。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集聚区管理模式,设立集聚区开发运营公司,负责标准化厂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投融资、招商引资、物业管理等工作。
提高加工园区保障水平。优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土地利用,加强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用地保障,鼓励采用以先租后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应用地。加强集聚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保障,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开展集中供气供热,提供价格优惠政策,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需求。
优化提升园区政务管理。实施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政府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事项集中入驻,建设功能全、服务优的集聚区综合行政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一门办理、一章审批、园内办结”机制,全面推行委托代理制、限(即)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扩大加工园区对外开放。依托现有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各类农业聚集区及相关基地,开展出口基地备案、国际认证认可、境外品牌打造、产业监测预警等农产品出口促进公共服务。加大农业国际招商引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物流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外资参与建设大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到2025年末,全市优质出口农产品供给能力、国际市场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全面提高,农产品出口额力争保持在全国前位。
立足沈阳发展实际,对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等周边市场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载体,补齐村域、镇域、县市区、市域等农产品加工业短板,形成多级联动体系,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一县一业”“多县一带”,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圈”状发展格局。
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依托地域农业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实施专业村重点工程,建设一批“产品小而精、业态多而活,布局聚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建设200个以上专业村,培育20个以上产值超1亿元的专业村,打造5个以上在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专业村。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中心镇,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加快培育具有明确产业定位、鲜明文化内涵的块状经济,做强新民市大民屯、辽中区杨士岗、辽中肖寨门镇等产业强镇。依托“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聚焦1个主导产业,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到2025年,建设4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培育1-2个主导产业产值超20亿元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3个主导产业产值超10亿元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通过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点打造浑南区东北花卉产业园、铁西区休闲农业产业园、于洪区蛹虫草产业园、苏家屯区永乐葡萄产业园、沈北新区休闲旅游产业园、新民市大民屯酸菜现代产业园、辽中区肉牛产业园区、法库县孟家果蔬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园、康平县杂粮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培育1个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培育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按省统一部署,推进以禾丰牧业为核心的国家级白羽肉鸡产业集群和以辉山(越秀)为核心的国家级奶牛产业集群,培育蛹虫草成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1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即白羽肉鸡产业集聚,培育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农牧渔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专栏6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行动
1.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到2025年,建设200个以上专业村,培育20个以上产值超1亿元的专业村,打造5个以上在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专业村。 2.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到2025年,建设4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培育1-2个主导产业产值超20亿元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3个主导产业产值超10亿元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培育1个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4.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1个产值超2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即白羽肉鸡产业集群,培育3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牧渔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
第十章保障措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把农产品加工业摆在重要位置,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链长、链主、链队、链农、链创、链支部”制试点,按照“一个链条、一个链长、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个团队”要求,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科学评估发展成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各市县分别制定规划,认真贯彻执行。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落细中小微企业贷款征信分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社保费减免、稳岗返还、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探索设立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带动、整合的作用,统筹利用财政涉农资金、地方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发挥社会资本投资作用,加大对农业全产业链优质专用、订单品种和基地建设的支持。每年统筹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农业保险补贴、农业项目贷款贴息等,通过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重点吸引企业、科研单位等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企业、社会、个体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建立“银担互动”“银信互动”“银税互动”贷款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先为有效抵(质)押品不足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并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规范和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通过产业科学规划安排一批、园区整合供应一批、增减挂钩支持一批、存量用地挖潜一批、设施农用地保障一批,对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利用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由政府引导搭建经营主体对接服务平台,将原料商、加工商、采购商、投资商、营销商吸引到平台上,为其提供产品生产情况、行情资讯、物流配送、资金融通、供需平衡等市场服务,实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企业与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国内外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主动引凤、招大引强,以更多金融、财税等优惠政策,通过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等渠道,吸引全产业链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强化适用人才招引,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断点,按照“揭榜挂帅”要求,鼓励科研团队和企业联合开展攻关,健全成果转移转化直通机制,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院地共建双聘机制,组建产业专家团队或专家顾问组。指导县(市)成立农产品加工专家顾问团,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继续简化审批手续,加强审管衔接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挖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鲜活经验,总结推广一批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弘扬创业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有效利用央视、辽视、沈视、广播、报刊、网络、新媒体、电商平台等多种新兴手段,解读产业扶持政策、宣传一批做法经验、推广一批典型模式、普及营养膳食知识,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人地钱货”直通车服务,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声明:
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整理的文章、图表、数据、资料,版权均为食安通(www.eshian.com)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食安通(www.eshian.com)”,
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媒体的文章、图表等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需保留 “来源:XXX” (非食安通)。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621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