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更新时间:2019-08-14 点击:685
各成员单位:
《2019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经首都标准化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首都标准化委员会
2019年8月2日
2019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0年)》,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坚持首善标准,深入推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聚焦首都发展,以标准化支撑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落实
发挥好标准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城市发展深刻转型,紧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问题,制定具有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优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以高标准引领提升质量发展。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从推动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积极探索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建立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行业发展标准、城市规划标准、技术服务标准、市场监管标准,增强标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展示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标准”。
1.加强标准化顶层设计,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完善各行业领域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逐步形成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2.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促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等方面,发挥技术标准支撑作用,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严于国家标准的原则,以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完善与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相衔接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制定《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电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研究第七阶段车用油品标准。
3.坚定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注重街区生态重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标准》,修订《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部件和事件处置》等标准。
4.围绕城市建设新需求,制定完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标准规范,加强工程规划建设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发布《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建筑物通信基站基础设施设计规范》,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监测与评估规范》《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
5.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量质齐升,对标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品质,发挥首都绿色建筑引领作用,修订《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工程验收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标准。
6.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标国际一流,重点完善城市街巷、河道管理、市容环卫等领域的标准规范,逐步实现城市管理领域标准规范全覆盖,使精细化管理有章可循。重点修订《街巷环境卫生质量要求》,制定《城市雨水管渠流量监测规程》等标准。
7.优化交通系统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制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检设计标准》《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综合客运枢纽运营评价规范》等标准。
8.制定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和入廊管线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标准规范,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制定《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城市综合管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等标准。
9.建设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宜居城市,制定《小微湿地建设技术规程》《城镇绿地养护技术规范》《美丽乡村绿化美化技术规程》等标准。
10.全力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推进“百项安全生产地标”工程收官落地,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基础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制定《信息安全事件调查处置规范》等标准。
11.应对社会老龄化挑战,缓解居家养老服务难题,加强老年人照顾服务,制定涉及助医服务、助餐服务、康复服务等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系列标准。
12.促进医疗健康数据共建共享,推动临床医疗数据标准化和院际间数据开放互通,制定《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重症医学数据集》《精神卫生数据元规范》《医疗行为关键控制点编码规范》等标准。
13.打破城乡界限,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按照区域覆盖、制度统筹、标准统一的要求,建设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14.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制定《美丽乡村绿化美化技术规程》《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规范》《农村家庭用户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等标准。
15.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和政务信息标准化,制定《面向政务服务的信息分类规范》等标准。加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多证合一、统计普查、行政许可、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实施身份验证、信息对比等工作,为跨部门信息共享及资源整合奠定基础,有效提高政府精细化管理水平。
16.加强首都文物保护工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支撑历史文保区修缮整治,制定《文物建筑抗震鉴定技术规范》等标准。
17.完善京津冀区域标准化协同发展机制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首都标准化委员会统领作用,总结推广区域标准化发展“3+X”合作模式,形成部门协作、高效运转的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探索在旅游、工程建设等领域制定一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加强已发布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在三地实施效果的分析评价工作。
18.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高标准进行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突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形成推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19.高水平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做好赛会服务保障。制定《滑雪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体育场所安全运营管理规范 滑冰场所》《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规范》等标准。
20.围绕雄安新区建设等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立足“四个服务”,主动对接标准化工作需求,做好服务工作。
二、聚焦创新驱动,以标准化释放创新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焦国家和首都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人才和标准化技术资源优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标准,推动发展质量变革,助推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换。
21.强化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围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确定的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加强技术标准创新,积极创制国际国内领先标准。支持创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共性标准,为培育2-3个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提供支撑。支持有关企业、研究机构开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结合、新型材料等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前沿颠覆性技术的关键标准研制,研究建设战略性新兴领域标准体系,助力抢占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制高点。
22.推进“三城一区”建设发展,以技术标准夯实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技术优势,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23.抓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先进制造工艺和关键零部件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和关键性进展。着眼未来中关村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未来三年的中关村标准化行动计划和中关村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培育方案,对中关村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发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优势,探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加强产业标准创制,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24.提升“中关村标准”品牌影响力,研究“中关村标准”品牌培育机制和路径,支持中关村标准化组织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25.树立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准化典范,聚焦高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领域,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分类指导,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第九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第四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打造一批标准化领军企业,树立一批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标准化标杆。
26.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能淘汰、能源结构调整,对标国际、布局高端,严把准入标准,加快“腾笼换鸟”。落实《北京市推进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015—2022年)》,制定2019-2021年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制修订清单。加快能耗、水耗标准更新升级,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限额》《工业取水定额 饮料》《空气压缩机节能监测》等标准。
27.围绕促进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带动服务水平提升,制定《企业物流装备标准化评价规范》《食品冷链宅配服务规范》《洗染企业等级划分与评定》等标准。
28.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促进都市型精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以农业标准化、乡村旅游标准化促进本市农户增收、生活改善,制定《乡村民宿服务基本要求及评定》《畜牧养殖业生态农业园区评价规范》等标准。
29.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修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标准。
30.深入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和企业标准“领跑者”行动,形成政策合力,鼓励企业瞄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推动企业标准核心指标水平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整体跃升。
三、聚焦深化改革,以标准化促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步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第三阶段,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活力,切实提升标准有效供给快速响应和满足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建立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标准供给结构。
31.完善首都标准化统筹协调机制,根据机构改革情况组织开展首都标准化委员会调整工作,汇聚各方力量,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32.促进标准化工作法制化管理,推动地方标准化立法进程,建立完善多元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
33.优化完善地方标准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地方标准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性,强化地方标准复审,探索地方标准外文版制定机制。
34.强化标准实施。畅通法规政策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与标准化工作的联动机制,实现法规政策靠标准落地,标准凭法规政策保障实施的闭环管理。通过监督抽查、执法检查、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信用监管、情况普查等措施手段加强标准实施。健全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完善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共性指标,推动在重点领域开展第三方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
35.发挥团体标准对促进科技创新、整合市场资源、引导产业发展、引领质量提升的支撑作用,推动第二批国家级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培育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制定机构。
36.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推动实施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激励市场主体提升标准质量和水平,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违反强制性标准的查处力度。
37.发挥首都技术资源优势,进一步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与考核,在公共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组建新的市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8.加强军民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军民标准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
39.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标准化工作,对标国际,发挥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提升国际标准化水平。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加强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搭建平台,积极融入全球标准创制。通过标准引领,推动核心技术标准在国际实施应用,形成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业“走出去”的新局面。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开展国际标准化培训。
40.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标准化知识,抓好大众标准化意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标准化宣传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做好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又生动活泼的标准化宣传活动。
声明:
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整理的文章、图表、数据、资料,版权均为食安通(www.eshian.com)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食安通(www.eshian.com)”,
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媒体的文章、图表等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需保留 “来源:XXX” (非食安通)。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621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