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工人日报 更新时间: 2018-01-03 点击:794
只有各方积极参与、依靠社会共治和监管方式创新,才有望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外卖市场“井喷式”增长,但外卖美食的问题却不时遭到网友吐槽:怎么总感觉外卖菜量没有在饭店吃得多?为什么到手的菜品和线上的美食图片差太远?为什么餐盒里的菜感觉被人吃了一半?随着《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些问题都将一一找到破解方法。
这一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须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相关制度,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通俗地说,就是要求平台入驻商家“绑定实体店”,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幽灵餐厅”再休想浑水摸鱼;加大平台的连带责任,扭转一些平台为了走量、抢占市场,对商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态度;还要求送餐人员核对配送食品,保证配送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给餐盒“上保险”……新规对网络平台、餐饮服务商、送餐人员以及各级监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均作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要求更加具体,也更具操作性。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8万亿元,其中网络订餐市场规模达3579亿元,占比约10%。而按国外网络订餐占餐饮收入30%计算,未来我国网络订餐市场或将是万亿元以上规模。庞大的新兴市场既欣欣向荣又鱼龙混杂,给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网络餐饮乱象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新规实施前夕,不少平台开始探索符合新规的管理办法,如推出“日常巡查+定时抽检+专线排名”制度,对整改不合格或者逾期不改者勒令下线;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食安封签”,避免餐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开通“明厨亮灶”线上直播试点等,这些措施有效化解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与困惑,拓宽了食安监管的广度与深度,也说明非不能为,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与相关企业的理念革新。
新年新气象,新规新希望,网络餐饮新规擦亮食安监管之眼。有关部门在及时出台新规、填补法律空白、强化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强化法规执行力,确保良法全面落实。要改变陈旧的监管理念和方式,加强对外卖平台的指导与支持,努力实现线上线下360度全方位监管。
同时,企业也要提高法规意识与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积极引入新技术手段,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例如平台方要充分发挥“以网管网”优势,加强大数据分析,及时分享检查监测、投诉举报信息。广大消费者也要保持警惕,发现问题要勇于维权。只有各方积极参与、依靠社会共治和监管方式创新,才有望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声明:
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整理的文章、图表、数据、资料,版权均为食安通(www.eshian.com)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食安通(www.eshian.com)”,
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媒体的文章、图表等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需保留 “来源:XXX” (非食安通)。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6219-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