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职业打假人”将大概率面临败诉

“职业打假人”将大概率面临败诉

来源: 中国食品报 更新时间: 2017-12-13 点击:1722

  近日,安徽省马某一次性购买了“安吉白茶”30盒,以茶叶内外标注的保质期时间不一致为由发起诉讼。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马某10倍赔偿的诉讼请求。类似这种动辄购买几十件产品,然后以标签瑕疵向监管部门举报,或者向法院起诉索取10倍赔偿的“打假”行为将不再受到法院支持,“打假人”将大概率面临败诉的结果。有人质疑,法律不再保护弱者了吗?事实上,这正是在践行法治精神,让“正直”的法律不再被别有用心的“职业索赔人”利用,保障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

  一位长期触及相关类型案件的公检法人士表示,从司法实践来看,这些所谓“职业打假人”,被定义为“职业索赔人”或者“职业举报人”或许更加准确。该群体的主要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甚至有一部分人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牟利性打假的对象主要是大型超市和企业,主要集中在产品标识、说明等方面。

  除了司法机关,市场监管机构对此也感到不胜其扰。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公开发布的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中指出,“职业打假人”滥用法规集中对食品标签瑕疵、过期食品进行大量的投诉举报和复议诉讼,对正常监管工作造成不少困扰。该局于近期发文要求各地区报送受职业举报人困扰的企业情况,以便批量解决。

  职业打假人逐渐沦为“职业索赔人”

  客观来说,职业打假人曾经对监督企业行为、培育消费者维权意识起到过诸多积极作用,有关部门也一直支持这种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该条款被看作是对“知假买假”行为的支持。

  不过,近年来,原本遵纪守法的职业打假人队伍发生了“异化”,一部分职业打假人演变为“职业索赔人”。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职业打假人仍然会关注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而“职业索赔人”关注的并非产品本身,标签瑕疵甚至仅仅是一个诉讼的切入点,其往往利用各种手段误导媒体,以“舆论加诉讼”的方式对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行攻击,进而为敲诈企业做好铺垫。

  在某些案件中,一些打假人甚至发展到采取非法手段的方式。比如,根据宁夏银川兴庆区人民法院的调查,网名为“叶光”的职业打假人引用了无效的司法鉴定报告以及某“调查委员会”的文件,实际上该调查委员会为已经失去资质的非法组织。“叶光”所办的网站直接引用这些非法文件,在互联网上造势攻击企业。在该系列事件当中,这些职业索赔人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分享职业索赔线索,往往只需花费50元诉讼费便可以达到通过司法程序要挟企业以及与企业谈条件的目的。

  “司法程序上胜利是一种惨胜,严重干扰企业精力,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和损害企业商誉,但我们并不打算对这股黑恶势力妥协。”接近泸州老窖处理职业索赔的人士表示,泸州老窖短期内在全国各地法院一共被诉200多件,除了主动撤诉的和正在走司法程序的,基本全部100多个涉诉案件在一审阶段便告胜诉,只有一起案件打到了二审胜诉。

  司法机关全力遏制打假乱象

  这种涉嫌误导媒体、滥用司法资源的打假乱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安徽省淮南市此前举行了消费者权益论坛暨行政约谈座谈会,淮南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工商局、市消保委等多部门参会,会议内容聚焦“恶意打假”现象。据了解,今年以来,淮南发生了至少5起冲突事件,均为职业打假人以打假为名义,进行恶意敲诈,敲诈金额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

  正是由于这些“职业索赔人”误导媒体、滥用司法资源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今年6月,最高法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中明确指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打假公司(集团),其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在最高法的文件出台前后,实际上各级司法机关已不再支持类似恶意打假行为。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查询到,今年8月,广西玉州区法院驳回了一起职业打假人关于枸杞的10倍赔偿请求案件;9月,广东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驳回了一起关于红酒的10倍索赔案件。

  此外,自2017年以后,全国各地判决了至少20起关于泸州老窖二曲酒的诉讼,各案的事由基本雷同,均为各地职业打假人曲解国家食药监总局文件,以标签问题为由发起诉讼,而在已判决的案子中,职业打假人均败诉,其10倍赔偿请求均被驳回,部分案子职业打假人主动撤诉。

  这些案件的判决,为如何引导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做出了样板。不过,如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以尽可能堵住恶意打假的路径,仍然有待观察。(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后

  打假并没有错,社会治理体系不允许假冒伪劣产品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但是,将“打假”作为一种职业,以“索赔”作为谋生的手段,导致了不必要的诉讼,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甚至有利用法律之嫌,这是违背法治精神的,也不是社会公序良俗所能容忍的。

  如今,“职业打假人”在法院判决中不断遭遇“滑铁卢”,不止一次地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这不是法院置法律于不顾,而是适时地、合理地对打假乱象纠偏,警示别有用心者。

  我国弘扬的社会主义正能量所倡导的是和谐共处的社会,而不是利用某些“漏洞”来大肆敛财。“法院驳回”走出了纠偏的第一步,希望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能够狠抓监管,管好产品质量,同时,在纠偏的路上也少不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声明:

① 本网站所有原创/整理的文章、图表、数据、资料,版权均为食安通(www.eshian.com)所有,如需转载,须注明“来源:食安通(www.eshian.com)”,

② 本网站转载其他网站、媒体的文章、图表等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需保留 “来源:XXX” (非食安通)。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通知我们,联系电话:010-6219-9800

同类内容推荐: